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9月, 2023的文章

iherb必買天書 補健品分析 Q10軟糖可減輕疲勞

圖片
本文分兩部份,上是產品選購,下是研究報告 上之產品選購 這是軟糖版的Q10,可直接當糖食來吸收Q10,適合討厭吞藥囊的用家,每日食用1粒。 而Q10的利用價值是抗疲勞,提升人的精力,減少疲勞感。 Doctor’s Best, CoQ10 Gummies, Mango Madness, 100 mg, 60 Gummies 芒果味 https://iherb.co/k5AneQu1 Nordic Naturals, CoQ10 Gummies, Strawberry, 100 mg, 60 Gummies 士多啤梨味 https://iherb.co/S1QZFpW Nature’s Bounty, Co Q-10 Gummies, Peach Mango, 100 mg, 60 Gummies 桃及芒果味 https://iherb.co/Ch97Qn6U Sundown Naturals, Co Q-10 Gummies, Peach Mango , 100 mg, 100 Gummies 桃及芒果味 https://iherb.co/4ULG3cF2 下之研究報告 Q10減輕疲勞的研究報告,是2022年於台灣發表。 Tsai, I-Chen, et al. “Effectiveness of Coenzyme Q10 Supplementation for Reducing Fatigue: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-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.”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13 (2022). Q10為何減輕疲勞,這要由細胞說起,下圖是一個典型的細胞圖片,線粒體就是圖中橙色叫mitochondrion的東西。 粒線體是細胞的發電機,它製造生物能源供細胞使用。 Q10對線粒體非常重要,一來Q10是線粒體製造能源必要元素,二來Q10也是抗氧化劑,保護線粒體,減輕氧化傷害。 而人體內Q10濃度,在25歲時是最高峰,之後不斷減少,例如心臟細胞的Q10,在65歲時含量只剩下25歲的一半。 Mantle, David, Robert A. Heaton, and Iain P. Hargreaves. “Coenzyme Q10, ageing and the

iherb必買天書 補健品分析 納豆激酶降血壓

圖片
本文分兩部份,上是產品選購,下是研究內容。 上之產品選購 每日服用納豆激酶可降血壓,以下產品可任選一款,每日一粒餐後服用,注意納豆激酶由黃豆提取,因此對豆類敏感人士不宜服用 Lake Avenue Nutrition, Nattokinase, Proteolytic Enzyme, 2,000 FUs, 30 Veggie Capsules https://iherb.co/bUZ3LhUv Doctor’s Best, Nattokinase, 2,000 FUs, 90 Veggie Caps https://iherb.co/2h7LYX6A Nutricost, Nattokinase, 2,000 FU, 120 Capsules https://iherb.co/xc5cwPG4 NOW Foods, Nattokinase, 100 mg, 60 Veg Capsules https://iherb.co/1Yrqh34R 下之研究報告 納豆激酶降血壓的研究是韓國延世大學 (Yonsei University)於2018年發表 研究人員招募了一班有前期高血壓或第1期高血壓的志願者,而且他們年齡層面很廣,由20—80歲都有,作隨機、雙盲、安慰劑對照實驗。 志願者們隨機分為兩組,一組每日服用2000FU的納豆激酶,另一組服用安慰劑,實驗為期8週,結果顯示服用納豆組別,不論上壓及或下壓都有所降低。 此圖便是實驗數據的統計圖表,systolic blood pressure指上壓。 圖中有兩條線,實線是對照組,即服用無效安慰劑;虛線就是納豆激酶組。 橫軸開始的baseline,就是實驗開始時兩組的上壓數據,代表大家起步差不多,但過了四週後,虛線下跌的幅度較實線大了,八週後,虛線跌幅更拋離實線。 代表服用納豆激酶的志願者,上壓開始顯著下降。 此圖是顯示下壓(diastolic blood pressure),看法和上壓一樣。虛線的納豆激酶組,在八週後,下壓也出現顯著跌幅。 Kim, Ji Young, et al. “Effects of nattokinase on blood pressure: a randomized, controlled trial.” Hypertension Research 31.8 (2008): 1583-1588. 後記